房企动态

2023-11-01 07:45:03 来源: 中指研究院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[摘要]

当月要点:1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%, 降幅较上月收窄2、头部企业以销定产,聚焦核心城市3、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,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

点击免费试用中指数据库

当月要点:

1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%, 降幅较上月收窄

2、头部企业以销定产,聚焦核心城市

3、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,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01

拿地总额同比下降10%,?降幅较上月收窄

2023年1-10月,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107亿元,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0%,降幅较上月收窄7.9个百分点。TOP100门槛值为28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8亿元。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2.0%。

图:2022-2023年1-10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数据来源:中指数据CREIS

数据范围: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

从新增货值来看,中海地产、保利发展、华润置地占据榜单前三位。2023年1-10月,中海地产以累计新增货值2127亿元占据榜单第一;保利发展、华润置地紧随其后,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644亿元和1551亿元。TOP10企业2023年1-10月新增货值总额12569亿元,占TOP100企业的42.6%;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107亿元。

受热点城市高总价地块和上月低基数影响,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环比增长59.6%。2023年10月,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环比增长59.6%。10月,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广州等城市均有高总价地块拍出,特别是徐汇区龙华街道地块成交价高达240亿元,是2021年集中供地以来起价最高的地块,该地块由中海联合体竞得。高总价地块及头部央国企积极拿地,叠加上月低基数影响,带动代表企业本月拿地规模创7月以来新高。分企业来看,中海、华润、保利、铁建等央国企拿地规模较高,单月拿地金额超90亿元,绿城、龙湖、大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亦有投资。

02

头部企业以销定产,聚焦核心城市

头部企业以销定产、量入为出。如华润、招商等多家房企提出坚持“以销定产”、“量入为出”原则,以保持投资效率和经营稳健。在拿地布局上,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。10家头部房企中,基本都提出投资聚焦核心城市。2023年1-10月,10家头部房企中,7家房企前十城市拿地金额占比超过95%。从出现频次看,一线城市中,上海和北京出现次数较多,分别为10次和6次;二线城市中,杭州、南京、西安分别出现7次、7次和8次。

表:头部房企2023年拿地策略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数据来源:企业2022年年报、2023年中报,中指数据CREIS

据媒体报道,9月底,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,其中包含:①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;②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.0限制等内容。2023年以来,全国土地市场仍低温运行,新政后,部分地块企业参拍积极性提高,但仅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尚能维持一定热度,土拍整体改善并不明显。根据中指监测,近期已有成都、济南、合肥、厦门等地实际落实“取消土地限价”。此时取消土地地价上限,预计将对土地市场情绪产生一定积极影响。

①热点城市的核心地块热度或升温,但地王恐难频现。土拍恢复至价高者得,意味着除限价之外,部分城市竞自持、竞配建、竞现房等环节均有望相继退出,溢价率或将超过15%,但在房企投资布局仍审慎下,预计优质地块普遍竞拍出地王概率较小。对地方政府来说,优质地块竞拍更高的价格,也有利于地方增加收入。

②核心城市中小房企拿地压力加大,资金实力较好的央国企拿地机会增加。当下大型房企拿地策略以精准投资为主,之前在热点城市尤其是核心区域地块普遍竞拍至摇号,企业获取概率均等,若地价上限取消,企业凭借资金实力获取土地,对于中小房企而言,资金面多数承压,拿地压力增加;而央国企资金实力相对较好,对优质地块的竞拍力度或加大,拿地金额占比或提升。

③分化仍在,非核心地块回温有限。多数城市土拍延续低迷态势,这些城市或区域的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,土拍规则调整对市场的带动效果或有限。

03

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,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。2023年1-10月,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683亿元,居四大城市群之首。其中,绿城中国拿地金额为435亿元,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;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967亿元,反超粤港澳大湾区位列第二;粤港澳大湾区TOP10企业拿地金额903亿元,位列第三。拿地面积来看,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1242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。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,央企国企仍是主力。中海地产、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,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,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,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。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,10月入榜地块成交金额门槛为35亿元。入榜地块中,徐汇区龙华街道188N-F-04、05、01、03、02、188N-U-04、03、198-A-03、04、02、198-C-02、188N-U-01地块以总价240亿元位居榜首,其中,上海共入榜4宗地块,总成交金额为419亿元;北京入榜3宗地块,总成交价分别为76亿元、54亿元与40亿元,南京入榜2宗地块,总成交价分别为69亿元与35亿元,广州入榜1宗地块,总成交价为60亿元。

2023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

数据来源:中指数据CREIS

数据范围: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

数据时间:截至2023年10月31日18:00;

区域范畴:

京津冀: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;

长三角: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;

粤港澳大湾区:深圳、广州、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;

中西部:武汉、长沙、南昌、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;

50家代表企业:

碧桂园、保利发展、万科、华润置地、绿城中国、中海地产、招商蛇口、金地集团、龙湖集团、建发房产、中国金茂、滨江集团、中国铁建、越秀地产、旭辉集团、华发股份、新城控股、远洋集团、首开股份、美的置业、卓越集团、仁恒置地、中交房地产、雅居乐、电建地产、大悦城控股、中骏集团、路劲集团、武汉城建集团、国贸地产、新希望地产、保利置业、联发集团、华宇集团、金辉集团、大家房产、大华集团、金隅集团、金融街控股、信达地产、北京城建、星河控股、合生创展、首创城发、中冶置业、建业集团、石榴集团、星河湾集团、荣安地产、君一控股

展开全文

相关资讯

  • 中指·每日要闻:绿城中国摘下西安浐灞国际港两宗地块

    中指云网讯: 今日看点: ·政府工作报告:将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·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:拟发行上限15亿元中票 期限3+2年 ·保利发展:拟发行上限合计38亿元中期票据 ·绿城中国:摘下西安浐灞国际港两宗地块 ·河南美盛华商汇房地产开发:成功在新郑市竞得一宗住宅用地 中指·代建云全新上线!点击申请免费试用 【政策·市场】 政府工作报告:近日,根据政府工作报告,政府将制定并实施一揽子政策以促进民间投资,同时化解地方债务风险。报告强调了政府投资在激发市场活力中的关键作用,特别是在能源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,这些领域的投资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。此外,报告提出将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,努力降低房贷成本,并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,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。为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,政府将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,分类处置各类风险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 【企业】 【1】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:近日,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。本期基础发行金额人民币0亿元,发行金额上限人民币15亿元,发行期限3+2年,主承销商、簿记管理人、

    来源: 中指研究院

  • 中指快评 | 1-7月房企销售、拿地数据出炉,哪些企业值得关注?

    中指云网讯: 点击查看房地产企业最新数据 近日,中指研究院发布 《2024年1-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》 和 《2024年1-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》 。从两份报告中可以看到,部分央国企销售表现韧性较强,如绿城中国(03900.HK),去年7月销售额排名第7,今年7月排名第3 ,排位明显上升。越秀地产(00123.HK),去年7月销售额排名第13,今年7月排名第9 ,排位也提升了4名。保利置业(00119.HK),去年7月销售额排名第25,今年7月排名第17 ,排位也提升了8名。中建壹品,去年7月销售额排名第39,今年7月排名第18 ,排位大幅提升了21名。 中指研究院认为: 短期来看,近几年,房地产央国企销售、拿地的市场份额提升,肯定是持续的状态,这类企业有融资优势、有较强的品牌优势,在市场深度调整时期,抗风险能力更强。 长期来看,房地产市场恢复到常态,民营房企市场份额或会再提升。经营开发能力较强的房地产央国企就10多家,总体规模有限,大部分房地产地方国企经营开发能力、产品力较弱,特别是当前居民对"好房子"的需求在提升,10万亿市场规模,地方国企没有能力支撑市场。部分

    来源: 中指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