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4 11:06:25 来源: 中指物业研究

融信服务退市:行业整合加速下的第三例港股物企退市

[摘要] 2025年3月18日,港交所正式撤销融信服务上市地位,标志着继华发物业、蓝光嘉宝服务后,第三家港股上市物企完成私有化退市。此前一日,公司公告称开曼群岛大法院已批准私有化计划,由控股股东融心一品以协议方式实施退市,交易对价约8,000万港元。退市前,融信服务股价已跌至0.6港元/股,日均成交额不足百万

事件背景:港股物企退市潮再添一例

2025年3月18日,港交所正式撤销融信服务上市地位,标志着继华发物业、蓝光嘉宝服务后,第三家港股上市物企完成私有化退市。此前一日,公司公告称开曼群岛大法院已批准私有化计划,由控股股东融心一品以协议方式实施退市,交易对价约8,000万港元。退市前,融信服务股价已跌至0.6港元/股,日均成交额不足百万港元,流动性枯竭成为直接导火索。

*更多物业行业及企业研究,点击此处查看

退市背后的深层困境

▌过度依赖关联房企

融信服务近半数收入曾来自融信中国的非业主增值服务,该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3.68亿元锐减至2024年的4091万元,直接导致盈利崩塌。

▌规模扩张陷阱

2024年上半年,其在管面积同比减少18%,合约面积下降11%,暴露了单纯依赖地产输送项目的不可持续性。

▌估值逻辑颠覆

资本市场对物企的评估标准从“规模增速”转向“独立造血能力”。但融信服务的毛利率仅18.9%,增值服务贡献乏力,难以满足新估值要求。

▌财务指标恶化

2024年H1财报显示,融信服务总营收4.25亿元,毛利润0.8亿元,净亏损1.14 亿元。尽管账面现金及等价物达6-7亿元,但私有化对价仅7-8千万。

▌行业估值体系重构压力

受地产下行周期影响,物管行业总市值从2021年峰值1.2万亿元回落至2025年3月的2567亿元,平均市盈率(TTM)压缩至11.8倍。

退市:理性选择还是被动出局?

当上市不再符合企业长远利益时,退市不失为一种战略调整。融信服务通过私有化摆脱了资本市场的短期业绩考核压力,得以重新整合资源、优化结构,为未来竞争蓄力。对比来看,国资背景物企更受资本市场青睐——2024年国资物企IPO占比达75%,如区域性国企经发物业上市后市值涨幅显著,印证了市场对稳定性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偏好。

行业转型: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

▌质量导向取代规模崇拜

行业正从“跑马圈地”转向精细化运营,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品质、创新增值服务模式,构建可持续的盈利生态。

▌聚焦高毛利赛道

头部企业正加速布局商写物业、城市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,并通过横向并购优化区域布局,实现业态协同。

▌突破增长瓶颈

物业企业需探索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通过智慧社区建设、智能家居服务、能源管理等多元化业务开辟新赛道。例如,提升物业管理效率可降低基础服务成本,而社区文化活动和跨界融合服务则能增强用户粘性。

结语

资本市场的“有进有退”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。融信服务的退市并非行业衰退的信号,而是企业主动适应环境变化、聚焦长期价值的理性选择。当前,物管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,分化加剧、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不可逆转。短期阵痛背后,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。唯有具备战略定力、敢于创新的企业,方能穿越周期,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。

中指云

地产大数据与工具服务平台

关注中指物业研究官微

读懂物业行业和标杆企业

相关资讯

  • 2025年3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TOP50

    中指研究院对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信息进行监测(2025年3月),针对企业微信公众号、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进行专项研究,发布“2025年3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TOP50”。发掘全方位运用新媒体的运营优势,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、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优势物业服务企业。

    来源: 中指研究院 2025-04-01 18:22:56

  • 年报解读 | 世茂服务:聚焦高质量发展路径 多个核心指标逆势上涨

    2025年3月28日,世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(873.HK)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。在充满挑战的行业周期中,世茂服务以“重塑新芽、向上生长”为主题,总结全年发展成果。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.0亿元,其中非关联方收入65.9 亿元

    来源: 中指研究院 2025-03-31 18:19:25